大熊猫吃竹子中班教案 猴子熊猫的统计教案

大熊猫吃竹子中班教案

课题:《熊猫吃竹子》

课型:中班

教学目标:

1、观察大熊猫的形态特征,学习绘画大熊猫。

2、进行竹子的添加,注意竹子和竹叶的形态特征。

课程重点:

观察大熊猫的形态特征,学习绘画大熊猫,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。

课程难点:

进行竹子的添加,注意竹子和竹叶的形态特征,注意画面的整体效果。

教具:

勾线笔、卡纸、素描纸、双面胶、熊猫图片

教学过程:

1、猜谜引入课题:

像熊比熊小,像猫比猫大。爱吃鲜竹笋,家住竹林里。(熊猫)

2、出示图片,提问引导孩子说出熊猫的特征:小朋友们仔细瞧,看看熊猫身上藏着哪些图形,它们分别是熊猫的什么部位?(圆圆的头、圆圆的肚子、圆柱形的四肢、半圆形的耳朵……)

根据图片引导孩子说说熊猫的喜好:“熊猫喜欢吃什么?喜欢玩什么?”(喜欢吃竹子、竹笋)

那竹子和竹叶是什么样子的?(竹子是一节一节的。竹叶是尖尖长长的)

3、根据儿歌,示范画法:

我是一只大熊猫,请你先画我的头,它是一个大圆圈。耳朵是个半圆形,长在头顶的两侧。眼睛是个椭圆形,在我可爱的小脸上。鼻子是个小圆圈,它在这个位置上。请别忘了我的嘴,长在鼻子的下面,是两个美丽的小弧线。还有我的胖身体,要和脑袋连接好。还有我的胳膊、腿,千万不要忘记它。

4、孩子们自由画,引导孩子们进行创造,这次熊猫的头和身子是用撕纸的手法,注意沿线撕。

5、竹子和竹叶的绘画,整体画面的布局。

小知识:

大熊猫:属于食肉目、熊科、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,体色为黑白两色,它有着圆圆的脸颊,大大的黑眼圈,胖嘟嘟的身体,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,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。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。

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,被誉为“活化石”和“中国国宝”,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,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。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,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,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截止2011年10月,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。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,经过进化,99%的食物都是竹子了,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,仍然划分为食肉目。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~20岁,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。

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,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、陕西和甘肃的山区。

猴子熊猫的统计教案

1、课程目标

通过对比猴子与熊猫的种群数据,掌握基础统计方法,包括数据收集、整理、可视化呈现,并理解统计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应用。

2、教学准备

数据来源:提前搜索权威网站(如WWF、国家林业局)获取猴子与熊猫的种群数量、分布区域、生存威胁等资料。

工具:准备计算器、坐标纸或电子表格软件,用于绘制图表。

3、教学过程

引入课题:用趣味问题开场,全球熊猫不到2000只,猴子却有260多种,谁更需要保护?”引导学生思考统计的意义。

数据整理:分组整理猴子与熊猫的数量变化趋势,制作对比表格,突出濒危程度差异

图表绘制:用条形图比较两者数量,用饼图展示栖息地减少的占比,直观呈现数据。

分析讨论:计算猴子与熊猫的年平均减少率,讨论人类活动(如砍伐、旅游)对数据的影响。

4、实践活动

设计“我为动物代言”任务:学生选择猴子或熊猫,用统计报告说服同学支持保护该物种,需包含数据、图表及结论。

5、总结与延伸

统计不是冷冰冰的数字,而是保护生命的工具,课后可延伸调查本地动物种群,用同样方法分析,培养数据思维与社会责任感。

(注:教案可根据实际数据调整,建议加入互动游戏如“统计快问快答”提升趣味性~)

相关问题解答

1、"大熊猫吃竹子"的教案怎么设计才有趣?

(挠头)我刚搜了资料,发现可以这样玩:先给中班小朋友看熊猫啃竹子的视频,然后发彩色卡纸让他们"喂"熊猫(把竹子贴到熊猫图片嘴边),最后搞个比赛,看谁贴得又快又准,还能顺便教数数呢!

2、猴子和大熊猫的统计教案有啥好点子?

诶!我找到个超可爱的办法——准备一堆猴子和大熊猫的卡通贴纸,让小朋友分组统计哪种动物更受欢迎,比如用柱状图贴黑板,每选一个动物就贴一颗星星,最后大家一起数数,连加减法都顺便学了!(拍大腿)

3、中班孩子学统计会不会太难?

(翻手机查幼教文章)其实不会啦!用实物教具就行,比如把熊猫和猴子的毛绒玩具放两边,让孩子投喂香蕉或竹子,然后一起数哪个碗里的食物多,网上好多幼儿园老师都说,孩子玩得根本停不下来~

4、教案里能加什么游戏互动?

哈哈我刚看到一个超嗨的!让小朋友戴熊猫/猴子头饰玩"抢竹笋"——地上撒玩具竹笋,喊"熊猫组出发!"就去捡,最后统计哪组抢得多,顺便还能锻炼跑步呢!(小声)记得提前清理场地别摔跤哦~

(备注:每个回答都融入了搜索到的幼教常见方法,比如贴纸统计、实物教学等,用口语化的"挠头""拍大腿"等动作增加代入感,最后一条还加了安全提示显得更实用~)

本文来自作者[元柏]投稿,不代表爱家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qcooaj.cn/jyfx/202509-48.html

(1649)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元柏的头像
    元柏 2025年09月24日

    我是爱家号的签约作者“元柏”

  • 元柏
    元柏 2025年09月24日

    本文概览:大熊猫吃竹子中班教案课题:《熊猫吃竹子》课型:中班教学目标:1、观察大熊猫的形态特征,学习绘画大熊猫。2、进行竹子的添加,注意竹子和竹叶的形态特征。课程重点:观察大熊猫的形态特...

  • 元柏
    用户092412 2025年09月24日

    文章不错《大熊猫吃竹子中班教案 猴子熊猫的统计教案》内容很有帮助